男人喝起酒来,一盘花生米都能吃两个小时,更别提林青青今晚准备的菜多,吃到八点半谢巍他们还没有停的意思,煤炉上的牛肉汤都快炖干了。

    沈玉芬因为担心孩子,吃完饭后就回家去了。付大姐和丁团长媳妇则因为孩子大了,没着急回家去,坐在一旁跟林青青说话。

    这时候好些单位都是年二十九放假,丁团长媳妇本来也该是明天上完班再放,但因为要回老家,所以请了一天假,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坐车。这也是因为他们老家离得近,坐火车就五六个小时车程,早上八.九点的火车,到下午两三点就能到他们县城,再坐班车回去,当天晚上就能到家。

    林青青听着有些羡慕:“离得近真好。”说完她自己都差点流泪了,前世车程超过两个小时的地方她都嫌远,如今八.九个小时能到她都觉得算近。

    付大姐想起来问:“你和谢团长是石城的吧?”

    “是啊,从我们老家过来,得花快一天时间。”林青青说道。

    丁团长媳妇问:“石城我去过,你们是石城哪里的?”

    林青青说:“石城市新阳县下面的公社,离市里一个小时左右车程。”

    “那离市里也不远。”丁团长媳妇说道,她上次去石城已经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并不清楚新阳县在哪。

    付大姐则问:“你们今年怎么不回去?”

    “谢巍他们兵团的副团长回老家了,他走不开。”林青青说道,军官休假都是有规定的,好比谢巍是团长,那他和副团长两个人只能错开休息,得留一个人在团里坐镇。谢巍去年过年回了老家,他们团副团长留在部队,今年就换了过来。

    “其实不回去也好,回去烦心事也不少。”付大姐说道,特别是林青青结婚已经半年,肚子里还没有消息,回去肯定要被七大姑八大姨问。不过这话题比较敏感,只在付大姐心里打了个转,没有说出来。

    丁团长媳妇对付大姐的话深有同感,压低声音说:“不瞒你们说,要不是老丁要回去,我都懒得回。”

    她娘死的早,亲爹没几年就续娶了,不然以她当初的成绩,娘家的情况,怎么也不至于初中没读完就出来了。到后来顶职的是她哥,毕竟是长子,她爹为之筹谋的又是她弟,毕竟爹娘俱在有人疼。

    唯有她,虽然在姨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学徒工作,但工资低又辛苦,转正也遥遥无期。

    等年纪再大些,哥哥要结婚了,不能再和弟弟住一块,她被后娘以弟弟年纪小为由,撵到职工宿舍去住。一住就是三年,到她长开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才想起她,张罗着给她介绍结婚对象,有钱是有钱,可一个赛一个的歪瓜裂枣。

    对此,她爹他哥一句话都没说,因为她弟年纪大了,缺钱结婚,还要钱往院子里扩建新房。她哥虽然跟她一母同胞,但娶了媳妇后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她嫂子怀了二胎,自然希望能住得宽敞点。

    后来还是她姨妈心疼她,给介绍了丁团长。

    丁团长那时候年纪轻,生得高大挺拔,眉眼不说英俊,至少看着顺眼。再加上他穿着身绿军装,天生就比别人看着气质更好。

    而且丁团长那时候已经是排长,一个月工资好几十块。他这人虽然有些大男子主义,但凡事有利有弊,好比金钱这一块,他们相亲开始,他就十分大方,出手很是阔绰。

    她出生虽然不差,有城里户口,实际上前半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娘在的时候还好,拢共两个孩子,哪怕偏疼儿子些,也不会忘了给她买糖果做新衣。娘死了就不一样了,后娘眼里只有亲儿子,亲爹又盯着长子,唯有她谁也靠不住,饭吃别人剩下的,衣服改哥哥穿旧的。

    她哥小时候闹腾,衣服尝尝蹭得到处都是冻,轮到她穿的时候,一件上衣打七八个补丁还不够。鞋子更不必说,从来没有合脚过,都是她姨妈拿她表姐的旧鞋给她穿。

    她姨妈倒是心疼她,可家里也有好几个孩子,又有婆婆妯娌盯着,对她好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后来她姨妈给她介绍工作,家里闹得翻天覆地,就是她姨父,心里也有怨言。也就是她男人越来越出息,她姨父惦记着让她男人拉拔拉拔表弟,对她姨妈才又殷勤起来。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格外贪恋别人给的温暖,别人对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