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小说网>科幻灵异>师父竟是多重人格 > 骑驴下山门 傀儡戏、妖怪传说和第一夜的死人
    延绵的青山脚下有一条官道,听说原本多的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今日却有些冷清。赵小棉骑着驴儿,嘴巴里咬着花茎,百无聊赖地左右张望,在她前头陆乘仙倒骑着驴儿,正拿着酒葫芦一边喝酒,一边不知道念叨着什么。

    千里马不常有,而千里驴常有,脚下的驴不是凡驴,是门神化的坐骑,那天俩门神殷勤伺候陆乘仙,正是为了求他能跟着出这趟远门。若是没有陆乘仙,他们自是连道观的门都出不得。

    离开回头岭已经三日,除了第一天两人骑着驴飞一般日行三四百里地,后头行程便慢了下来。赵小棉一开始还问二师父,为什么不直接御剑飞过去,结果得到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懂吗?”翻译成人话就是,完成宗门任务可以水一点,一路游山玩水畅游人间可以多一点,反正急的不是他陆乘仙。

    瞧瞧,这就是当了一百多年宗门打工人的心态,多好。

    再加上赵小棉还不能御剑飞行,总不能让陆乘仙背她一路,那多累,天上风又大还冷。赵小棉也不好意思一直当拖油瓶,所以两人就在这山路上,骑着驴儿慢悠悠走了两天。

    这两天,山贼也没遇上,马匪也没遇着,修行者更没打过照面,甚是无聊。赵小棉也奇怪,如今天下兵荒马乱小国林立,近几年这片地界才稳定下来,被一个叫方国的诸侯国攻取,重新建立了郡县管辖,官道上也就有了收路费的关卡,本该挺热闹的。

    黄昏时,两人两驴来到了一条名为泸水河边的渡口,附近几十户人家两三错落组成了一个小村落,兴许是到了饭点,屋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里因为聚集了不少商旅车马,还有一家客栈兼茶铺,挤了不少人在里头,赵小棉看到其中一群人围成半圈,大声嚷嚷着,不时有叫好声传来。

    陆乘仙指着客栈说道:“小丫头,天色晚了,咱们就在这住下吧!”

    说着也不等赵小棉答话,就骑着驴儿晃悠悠进了客栈,将驴交给小二牵进木棚,便挤进围观的人群中看热闹。这二师父就是不着调,赵小棉无奈只得跟了进去,好在她个子小灵活些,从人缝中就看到里面用木头搭了一个简易的台子,上头一个鼻子冻得通红的麻衣老人带着五六个手臂高的侏儒小儿演杂戏。

    “这大冷天,赚钱不容易啊。”

    以前赵小棉还没出过远门,自然也没见过,台子上除了演出还夹杂着一些小幻术,就像以前拍电影时的特技,表演起来惟妙惟肖。看了一会儿,赵小棉才看出来那几个侏儒小儿里头似是木头做的,外面蒙上一层皮和头发。如果瞧仔细了,还能发现关节处还有机关牵着丝线,丝线的另一头在麻衣老人的手上。

    “演的是道士抓妖怪,倒是师父的本职工作,哈哈。”

    陆乘仙见多识广,笑道:“这叫傀儡戏,你看那台子上的侏儒,其实都是傀儡,要是修行者操纵起来自然容易,可凡人操纵就需要极深的功夫了。还有,你注意那个老头的肚子……”

    陆乘仙这么一说,赵小棉才发现,麻衣老人的肚子伴随着演出轻轻一鼓一鼓的。

    “是腹语?”

    “聪明。”陆乘仙称赞道,“想不到这穷乡僻壤也能见到真本事,那些傀儡表演说话,都是这老头用腹语替它们出声,而且音色声量语气全都不同,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真做不到。”

    赵小棉心道难怪挤了这么一大圈围观群众,忍不住丢了点碎银子到盘子里,凡间的金钱对修行者用处不大,随便拿一件延年益寿的法宝出来抵卖都是以千两万两计数,还有价无市,这便是仙缘飘渺,得用钱换。但这打赏钱对麻衣老人来说,便是巨额打赏了,演出一结束,便下台来向赵小棉和陆乘仙道谢。

    赵小棉正要问问这傀儡怎么做的,几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挤了过来,为首的汉子满脸横肉眼角下一条斜斜的刀疤,朝麻衣老人喊道:“老头儿,这玩意儿怎么弄的,跟我们说道说道。”

    麻衣老人不想得罪人,拱手笑道:“各位看官行行好,钉鞋凭手,唱戏靠嗓,艺不露底是我们这一行的规矩。”

    刀疤汉子还没说话,旁边的手下先嚷嚷起来:“别给脸不要脸,这是刀爷,三乡八店里谁不给咱刀爷面子?我看你是不想干了!”说着就推搡过来,麻衣老人退了几步,哀求道:“几位爷,要不我再给几位爷耍上几手,银钱不要了!”

    赵小棉早已看不下去,挡在麻衣老人身前,怒道:“江湖上有江湖的规矩,怎么,拿人家手艺怕你们拿不住!”

    “谁啊,管你闲事?”

    “哟,这小丫头倒是水灵。”

    刀爷的手下说着便嬉笑着要来轻薄赵小棉。